公募差异化竞争:新基金另类产品突围
时间:2013-03-04

有背景,拉一帮人就能做公募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

在新成立的中小基金公司眼里,第一只产品能否“一炮打响”至关重要。所谓“万事开头难”,前人“圈地运动”已然完成之后,后来者如何出奇制胜,确保首只产品万无一失,成为这些新丁出征时的头等大事。

产品策略转型

拥有12年基金从业经验、中科院博士的“光环”,由这样的高端人才领衔产品研发团队,这在新基金公司中并不多见。但即便如此,拥有这样一支团队的华宸未来基金依然放弃了在传统领域与其他70多家基金公司正面交锋。为了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,华宸未来基金首只产品定位在追求绝对收益的发起式产品上。

此前,2012年8月国金通用推出首只权益类发起式基金——国金通用国鑫灵活配置。这只基金成立规模仅1.1286亿元,但它却开启了新基金公司开闸后首只产品新的路径。

一家基金公司产品研发部门负责人对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表示,过去基金公司第一只产品通常为股票型。虽然没有明文规定,但这却成为业内一条不成文的惯例。而从去年开始,情况有所改变。

作为国内第71家基金公司,华宸未来基金首只产品华宸未来沪深300指数型增强发起式基金是一只创新产品。

华宸未来基金金融工程部总监兼基金经理王宇表示,现在公募产品研发思路较过去有明显变化。过去公募产品研发思路是“产品线、产品网”策略,而现在逐渐向“核心-卫星”产品转型。

王宇介绍,过去公募产品研发通常是先“风险高、收益大”的产品,再寻找风险低的产品,之后再做风险居中的产品。在这些风格的产品中,通过调整风险权重,就形成了各产品线。将不同风险偏好的产品用线连接,会发现这些产品成为了一条线,以满足投资者的需要。将产品线连接起来,就成为了一个产品网。

现在基金公司的产品开发已向“核心-卫星”产品战略转型。即基金公司首先成立一个核心产品,如工具性产品可以供大型资管机构进行资产配置。之后,再根据团队的投研能力,开发出围绕在核心周围的其他类型产品。形成“核心-卫星”策略。这样的产品策略好处显而易见,基金公司的总体业绩不会波动太大。

创新突围

尽管一些新的基金公司已经意识到需要做出差异化的产品,但第一只产品并不能解决新公司未来的发展问题,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才是重点。

上海一家小型基金公司市场营销部负责人表示,现在基金公司高层越来越注重差异化竞争,相信用不了几年,过去广受诟病的公募业务同质化的问题会得到彻底解决。

现在很多公募基金已经展开了“差异化行动”,这首先体现在产品开发和宣传上。上述基金市场营销负责人表示,目前来看,富国基金无疑将重点放在债券基金领域,而银华基金则将分级基金作为了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,而如万家基金这样的小型公司,也开始努力在货币市场基金领域打造自己的特色和口碑。

万家基金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,货币基金收费水平远比不上股基,甚至大幅低于债基,但如果在货币基金领域能够做到相当大的规模,那对基金公司来说,也不失为一种发展路径。

资料显示,目前国内货币市场基金管理费一般为0.33%。按照目前行业公认的8000万元的基金公司运营成本来测算,当货币基金能够维持250亿元的规模即可实现盈亏平衡。

差异化有利于公募业健康向前,但对新公司和次新公司来说,这种行业结构调整来得有些快,因为这意味着新公司要在新领域直面大公司的竞争。值得庆幸的是,随着去年下半年以来基金公司资管业务不断松绑,由于足够大,各类基金公司均放手一搏。

基金业协会今年1月份公布的2012年公募业资产规模数据显示,目前已有6家基金公司的非公募业务超过公募业务,其中4家为次新基金公司。

根据这份数据,去年6月成立的红塔红土基金特定客户资管规模2012年年底已经达到40.89亿元,该公司迄今并未发行公募产品;另外,英大基金非公募资产管理规模也达到21.3亿元;而浙商基金和安信基金的专户规模也分别达到35.65亿元和16.95亿元,而他们公募规模截至去年年底分别只有12.58亿元和7.88亿元。

浙商基金总经理周一烽曾对记者表示,2004年、2005年的熊市周期公募业也曾遇到个行业性的困难,但最终获得了解决并取得了大发展。眼下,基金行业所经历的严冬和当时如出一辙,最终的结果也必然会是春暖花开。



上一篇:基金制定新战略应对新挑战
下一篇:基金子公司成万能牌照 半年吸金逾600亿元
关闭本页   打印本页